三苏祠灾后大维修眉山三苏祠维修史实钩沉

2021/07/08
□王影聪 四川省眉山市的三苏祠是苏洵、苏轼、苏辙的老宅故居。一家三父子,占据唐宋八大家三席,全国唯一。特别是苏轼苏东坡,对中国文化影响之广大、之深远,为世人景仰,堪称千古文宗、千年英雄。三苏故里老宅,从南宋和元代就为后人改宅为祠,以供瞻仰、祭祀,至今有900多年历史。历代官民也数十次加以修缮维护。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和2013年“4·20”芦山大地震后,三苏祠建筑群受到极大影响,这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川西园林祠堂,在国家文物局的关怀、指导、监督下,在四川省和眉山市的党政领导下,在全国各级、社会各界的关怀助推下,完成了灾后维修的重大工程建设任务,千年古祠焕发生机,更加耀眼夺目。 据《东坡别集》记载,“昔吾先君,先夫人僦居于眉山之纱縠行”。苏东坡的老宅旧居位于四川眉山城内西南的纱縠行内,三苏父子及苏母程夫人等均生活、成长于此。宋神宗熙宁元年(1086),苏轼、苏辙安葬父亲苏洵和苏轼夫人王弗,并为父守孝三年期满后,将故居等房田产业委托给堂兄的儿子及邻居,全家举迁中原。南宋孝宗年间后,东坡老家的官员百姓就在苏家故宅内祭祀、供奉三苏灵位。 元代延祐三年(1316),当地官员、乡绅和百姓将三苏故居改建为祠堂,专门祭祀三苏。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重新修建三苏祠。清代顺治元年(1644)三苏祠毁于战乱兵火,仅剩石碑五通、铁钟一口。康熙四年(1665),眉山知州赵蕙芽主持重建三苏祠。后在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相继对三苏祠维修、扩建、补建。 民国8年(1919),国民革命军将领陈国栋驻军三苏祠前,对三苏祠建筑进行了维修。民国17年(1928)当地政府维修三苏祠并扩建,辟三苏祠为三苏公园,成立事务所。民国 25年 (1936) 6、7、8月,四川省眉山专署(即当时的四川省第四行政公署)专员余安民向省政府主席刘湘报告,望发令保护三苏祠。刘湘发布告并上报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发布告同意保护,下令任何军政单位不得进入借驻文物古迹。这三通布告碑在2000年维修时被发现,今存于三苏祠内。 新中国成立后,眉山专署于1950年成立文化馆,兼管三苏祠事务。1953年眉山专区撤销,三苏祠归眉山县人民委员会(县政府)管辖事务。1959年国庆十周年前,重新修缮并辟为“三苏公园”。此后,1963年4月25日,朱德委员长视察三苏祠并题诗,前后还有陈毅、胡耀邦、黄镇、乔冠华以及国内外名人、专家等光临三苏祠参观、考察。县委、县人委(政府)也10余次拨款修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三苏祠祭祀三苏、缅怀先贤的功用。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三苏祠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眉山县人民政府管理,成立三苏祠博物馆。接待了包括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数十人和大批国内外专家、名人和百万计人民群众参观考察。同时,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政府和眉山县政府多次拨专款修缮、扩建,三苏祠的地域面积扩展到80余亩。 2000年12月,地级眉山市正式挂牌成立,眉山市委、市政府决定,三苏祠博物馆上划为市管,确定为副县级事业单位。此后,历任市委书记李吉荣、晏永和、余斌和蒋仁富,都亲自抓三苏祠的保护和修缮,并向国务院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出专款对三苏祠的地面建筑、水系和园林进行维护修缮。尤其是2006年,时任眉山市委书记蒋仁富主持论证会,系统研究、讨论、审定《三苏祠保护规划》和《三苏祠建设规划》,并将原苏祠中学整体搬迁,原校址全部划归三苏祠博物馆。至此,三苏祠博物馆面积达104亩以上。 2005年举办的两次重大活动,有力促进了三苏祠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月14日,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中,法国作家协会主席、诗协主席米歇尔·德基一行在法国驻华使馆文化专员陪同下,专程到三苏祠考察,开展文化交流活动。8月10-11日,国家文物局首席古建筑专家罗哲文率考察组来眉山,对三苏祠申报“国保”工作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评审,并结论:“三苏祠的维修和保护已达到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认定标准”;同时提出了进一步保护、修缮、使用的建议。 2006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公告三苏祠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月7日,中共眉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在三苏祠举行“国保”纪念碑揭幕庆典仪式。从此,三苏祠纳入国家文物保护范围。 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三苏祠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及;2013年的“4·20”芦山大地震再次伤及三苏祠的所有古建筑,其中主要建筑群几乎全都成为“危险建筑”。震后,三苏祠博物馆的抢救保护和维修工程得到市四大班子及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农工党中央两次捐款1100万元,救援三苏祠文物保护和维修。眉山市政协和市文联、东坡区政协组织“拍精品、献爱心”赈灾书画义拍,向三苏祠捐赠11.5万元善款用以维修。社会各界也纷纷捐赠钱物字画等支持维修三苏祠。2013年4月18-26日由国家文物局专家团队对三苏祠文物保护、维修规划、设计方案的编制做了勘察、前期准备工作。6月15日,文化部副部长兼国家文物局局长励上捷以及两位司长叶春、关强率领古建筑专家张之平、李永华、尚国华等实地调研、勘察指导。经过勘察、审核,报国家、省级文物部门和市人民政府批准,自2013年8月1日起,三苏祠博物馆闭馆维修。 2013年8月9日、8月16日,四川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保护维修工程勘察设计方案》,并于8月22日举行了三苏祠“4·20”灾后抢救保护工程开工仪式,这是“4·20”地震后首个开工的文物抢救保护工程。 与此同时,眉山市委、市政府对三苏祠景区的灾后抢修、升级转型也做出决定,全面整修整治,建设与三苏祠呼应的景区,定名为“东坡宋城”,成立指挥部负责规划、建设东坡宋城,于2015年先期完成。 从2013年8月1日闭馆到2016年4月重新开馆,历时两年8个月。整个三苏祠大维修工程按照“整体规划,统筹推进”的要求,分为古建维修、环境整治、展览陈列、防雷、消防、安防、清水型生态系统构建七大工程,从勘察、设计、立项、招标、施工等环节依法依规全面展开,每一环节都接受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的监管、验收、审核、把关,然后再有序推进下一环节,直到完成。 三苏祠大维修工程规模空前,耗资8600多万,饱含了眉山全市350万人民的热情和期望。通过此次维修,保证了三苏祠核心、主体建筑结构的安全,保全了文物本体的价值,保持了三苏祠堂原有的风貌。修缮过程中采用地方传统工艺和最小干预措施,使得三苏祠文物建筑重获新生,价值无损,古韵如故,这一瑰宝和相关文化永远地传承下去,足可发扬三苏文化以及更大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 附记: 本体维修 2013年8月22日,三苏祠灾后文物抢救保护的大维修工程顺利开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文物建筑维修的“四原”法则,即:采用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缮。同时本着对文物的尊重,尽最大努力保护它所有的价值,做到最小干预,对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构件予以保留,归安加固即可,对一些修补后可继续使用的构建尽量保留。这种方法既保存了原结构件,又保留了原有价值。修缮过程中注重对地方传统工艺的传承使用,如锤灰脊、盒盒斗空斗墙、竹编夹泥墙、三合土地面等,都是传统建筑重要的工艺技术,也是修缮效果的有力保障,更是当地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次维修中对传统工艺的研究使用,让其成为主要的技术手段并得以传承下去,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环境治理修缮 三苏祠的环境是整个大维修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主体建筑维修后,从2015年10月始,开启了对三苏祠环境的整治。主要内容包括山体加固、水体疏导、道路修整、园林建筑修缮、植被疏理、基础设施完善等。整个整治本着“道法自然,宛若天成”的理念,以文物保护思想为指导,结合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进行局部修复调整,提升现有的景观环境。同时,以三苏文化为主线,修复现有的景观节点,包括连鳌山、八风山、桂花林、楚颂园、文峰鼎峙、海棠园、东园等。对后期加建的水泥亭廊等加以拆除,改为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小品,如苏祠廊、天香亭、楚颂亭。苏祠廊集廊、亭、轩为一体,形态优美,景观效果好。亭命名为“梦鹤亭”,轩名为“听荷轩”等。 根据三苏祠现有的布局景观以及四川传统的造园手法,对三苏祠园林道路局部走向进行了调整,使其曲折有致,步移景异。主要调整有桂花林和楚颂园处的道路,将桂花林的道路略微改曲,使其有所变化。楚颂园的道路东移,保证两侧景致尽收眼底。多年来祠内园林古树众多,林木浓密,却又杂草丛生,野趣有余,古风较弱。内部环境潮湿,虫蚁滋生,不利于古建筑的保存,也不利于景观展示。整治时,对三苏祠园林区的内部植物进行了梳理,突显古木,对病枯植物梳理后加以补植,恢复原有的植被风貌,使整个园林区与古祠堂的韵味匹配相宜,更显三苏祠的文化风韵与品味。 水体修缮 三苏祠自古称为“南州胜迹”,有“三分水二分竹”的格局。水是三苏祠的一大重要景观特征。这园中的“三分水”,因水而治,因水而灵,小桥流水,古朴典雅,靠的就是水之灵动、灵气。所以,水的清澈流动循环至关重要。而两次大地震后,污水渗入、水质变差、气味异闻,严重影响三苏祠的品味形象,也影响旅游参观者的心情。整治水系、净化水质成为一个关键内容。整治的焦点聚焦在:水量、清澈度、流动性、水岸的形态、水生植物的配置等。 在三苏祠园林水体整治中,采用三大步骤:首先,维修排污管道。拆除渗漏严重的砖砌排污暗渠,更换为柔型波纹管,解决景观水体因渗漏受污的问题;其次,对祠内水域进行清淤,共清淤泥、腐植土1300多立方米,拆除水泥泥凝土及条石驳岸1600立方米。拓宽沟渠面积,新增设水泵房3处,提高局部水位,整个园林区景观水域循环流动;其三,注重水岸形态、水生植物和水体景观的协调。恢复自然石质驳岸,采用川西自然石林叠砌,修缮岩水驳岸4400立方米,总长2650米,水域面积达到平方米,水质也达到了相应的理化指标和感观指标,加之修缮增减近30座各式石桥等,使得三苏祠园林中,水面空间开合有度,水景与建筑、植物相映成趣,更有韵味。 与此同时,三苏祠的维修工程中的防雷、安防、消防、展陈等必须的配套工程,也一并顺利完成并全部通过国家文物局的验收鉴定。2016年3月25日,三苏祠的大维修工程通过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最后验收,整个三苏祠景区以三苏祠为核心,以东坡宋城环衬,“东坡老家、快乐眉山”的历史文化名城更加耀眼夺目!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