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装备综合保障模式及发展探索
2020/10/23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和方向,只有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武器装备综合保障工作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随着技术的发展,装备综合保障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就要求针对新的形势开展综合保障理论研究,创立新的综合保障理论方法。首先,随着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本身有了新的特点,这些变化带来的是装备故障模式与故障规律的变化;其次,外部环境和局势变化给武器装备综合保障带来了新的需求,现代战争的节奏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给装备综合保障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要求必须高效率完成精细化的保障工作;第三,装备综合保障技术和手段发生了变化,以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装备综合保障手段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新的战场环境和综合保障手段变化对装备综合保障理论的发展提出了需求,同时也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基础,应当针对这些变化,结合装备发展需求加大原始创新,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综合保障工程理论研究,增加技术储备,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形成适应未来作战形态的武器装备体系化综合保障理论和模式,推动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发展。
点击进入,招募ing......
作者:陈锋、张子骏、洪东跑,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实战化、体系化和智能化正在成为武器装备建设的发展方向,而开展综合保障工程是武器装备形成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保证,是武器装备实战化和智能化要求条件下的迫切需求。随着高新技术在武器装备中的广泛应用,新型武器装备的功能日益复杂,体系作战将成为主要作战模式,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综合保障工程已经成为影响武器装备效能、作战适用性、作战能力、生存性及生命周期费用的重要因素。
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发展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变革,同时给武器装备综合保障模式带来了新的活力。为了适应军事变革的发展,建立新型装备综合保障体系,国内外军队和科研单位不断研究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机制,不断建设体系完善、布局合理的保障力量,发展保障性高新技术,研制先进的保障设备,尤其是通过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践,加强了对武器装备综合保障工程的专门研究,对武器装备保障性进行了调整和检验。近年来,在装备发展需求牵引下,国内学者和工程人员致力于武器装备综合保障工程技术研究和应用实践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武器装备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障工作体系尚不健全,不能满足当前战争态势对新型武器装备高效、精确、快速的保障需求。为此,在武器装备发展策略的引领下,从装备综合保障定位、发展以及更好地服务于武器装备考虑开展综合保障需求调研、内涵研究、模式探索,并给出综合保障建议,推动武器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可持续发展,以全面提升武器装备保障力和战斗力,实现 “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的目标。
一、装备综合保障需求分析
中央军委明确了武器装备“两成两力” 的建设目标,指出武器装备的综合保障能力与战斗力具有同等重要的水平。要求以装备 “好保障” 设计为目标,明确提出装备可靠性、保障性、测试性、维修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通用质量特性指标要求,对产品维修体制及级别、使用保障能力、维修保障能力等均提出明确要求,在新研武器装备研制总要求或研制任务书中明确提出综合保障相关指标要求。在研制过程中,要求保障系统与主战装备同步论证、同步设计、同步交付,以有效提升部队自主保障能力和装备信息化程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是实现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重要要求。遵循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军民融合综合保障体制建设,根据军委关于装备 “军民一体化”保障的建设思路,充分发挥军地双方资源优势,形成综合保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军民融合综合保障体系和能力,以提升部队自主保障能力和保障效率。
随着装备竞争择优的常态化发展,综合保障工作已成为了装备承研、承制单位提升装备市场竞争力和创造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武器装备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在进行装备论证、研发过程中满足武器装备战术技术指标已成为参与竞争的必要条件,根据技术指标要求开展相关研制,在战术技术指标达到水平基本相当的情况下综合保障工作已成为提升武器装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在同等技术水平情况下甚至成为竞争力的重要评判标准。综合保障工作是装备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中央军委关于装备质量终身追究责任的主要手段,也是提升用户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为什么部队装备叫制式? 究竟有些什么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