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技术、产业:中国定格动画复兴与创新路

2021/02/12

一、定格动画艺术的魅力及影响

定格动画是动画艺术三大类型之一,其原理是现代动画理论的鼻祖,定格动画的发展有利于动画甚至整个影视语言的革新。定格动画质朴、亲切、自然的材料感亦是现代数字技术所无法企及的,如果没有定格动画,就好像我们只活在一个除了油画别无他物的世界里,定格动画是另一种影视创作手法,一样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好莱坞特效大师雷·哈里豪森及团队通过自身创作实践确立了定格拍摄技术在前特效时代世界电影工业发展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影响直到今天都让后辈弟子诸如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尼克·帕克等受益。虽然定格动画已有近110年的历史,传统的手工艺制作为主的创作方式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嵌入而销声匿迹,反而,在新时期数字时代大浪潮的推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这些技术给定格动画的创作注入了新活力,而温度留存于指尖的传统创作手法更在技术为主要推手的时代背景下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二、当前中国定格动画存在的问题

中国传统定格动画是民间艺术的动画化转化与创新,历经兴盛到沉寂。木偶、剪纸、折纸、水墨等定格动画是中国动画学派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世界了解中国艺术的途径之一。当前的定格动画与20世纪我国的木偶、剪纸、水墨、布偶、折纸动画等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是新时代的艺术再现。从互惠共生视角来看,民间艺术与定格动画有着特殊的共构关系,从动画史现状反思,造成中国定格动画研究薄弱的归因在于创作者主体性的不足。于是,一方面是国产定格动画创作百花齐放,扬名海内外;另一方面却是理论梳理总结几近空白,学术传承断代。业内人士有观点指出专业技术人才缺失、新兴技术应用落后以及资金和团队的不协调是当前定格动画陷入沉寂的因素。面对复兴与创新热潮,一是要继续强化意识,即定格动画“逐格拍摄法”有利于增强受众对动画艺术本体的感知与认知;二是当前中国动画过于依赖手绘和电脑制作,形式单一,在受众“视觉审美疲劳”的当下,继承和创新传统定格动画优势,丰富动画形式;三是定格动画应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与多种媒介跨界融合,摒弃以往单一的创作模式,大力拓展应用路径,助力产业链的完善。

三、中国定格动画复兴与创新路径

我国定格动画在经历了20世纪曾经的“辉煌”到世纪末的“沉寂”再到21世纪迄今的“复苏”,这让大家清醒地看到了三个问题。这三点问题既是客观存在的实际现状也是复兴和创新国产定格动画的应对策略及有效路径。

(一)人才。国际化传播大背景下,各行各业均对尖端人才求贤若渴,定格动画对该方面的需求更是如此。除对于技术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挖掘之外,对于既懂专业创作又懂企业模式运营的“复合型”领袖级人才更加亟缺。众所周知的“莱卡动画”当家人特拉维斯·奈特(Travis Knight),在定格动画电影《魔弦传说》(又译《久保与二弦琴》)中首次出任导演。特拉维斯·奈特凭借他父亲菲尔·奈特(Phil Knight)强势资金的控股植入,收购威尔·文顿(Will Vinton)早年创建的专门制作偶动画的“维尔·文顿制片公司”并于2005年更名为现在的“莱卡”动画。莱卡动画成立至今创作了五部定格动画长片电影,分别是《鬼妈妈》(2009)、《通灵男孩诺曼》(2012)、《盒子怪》(2014)、《魔弦传说》(2016)以及《遗失的环节》(2019)。虽然在商业上的成功是个个例,甚至还存有一些争议,但莱卡动画公司对全世界定格动画艺术的推动无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定格动画旧的传统工艺与新技术的嵌入应用也起到了示范作用,更为发展复兴中的我国定格动画走产业化的道路带来了模式借鉴。比较之下,当前我国定格动画缺领军人才,大师级导演,因而,这无疑是我国应当正视的客观问题。

(二)技术。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动画特别是定格动画对于技术的依赖将会越来越强烈。传统的那种一天只拍几秒的创作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生产制作方式的需求。谁先熟练掌握技术,占领技术前沿高地,谁就将优先拥有话语权。我国定格动画当务之急就是要面对纷繁复杂的并且每天都在以加速度的方式飞速发展的新兴技术产业,与之同行,与之共融。正如3D打印技术仿佛刚在耳畔响起,全景VR、人工智能等新名词又接踵而来那样,定格动画技术应用层面的探索与研讨不单单仅仅只是动画人的事,需要全社会参与,需要艺术学科周边科研院所相关人才的介入,政府与企业应当吸纳和扶持这类人才,集团队之力合力攻坚。从根本上解决定格动画技术环节这一瓶颈难题,才能缩短制作周期,实现量化,促进定格动画走产业化道路。

上一篇:浅谈民族音乐的作曲技术
下一篇:没有了

Top